飲食文化
時令食品—田艾籺春盤:春盤是立春飲食風俗之一,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餅糖放盤中為春盤(或拼成盤)饋送親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。盤里主要有:果品、蔬菜、糖果、餅、餌五種。蔬菜主要有:豆芽、蘿卜、韭菜、菠菜、生菜、豆子、雞蛋、土豆絲。杜甫《立春》:“春日春盤細生菜,忽憶兩京梅發時。”田艾籺:田艾籺是春季常見的時令食品。在開春時節,萬物復蘇,草長鶯飛,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長的全盛時期,田艾約10厘米高,葉子是粉綠色的,花朵白中間綠,全身長滿絨毛。據《食物本草》里介紹,田艾具有祛濕,暖胃,清腸等功效。田艾籺也是拜神的節令貢品,祈禱風調雨順。春餅: 春餅是面粉烙制的薄餅,一般要卷菜而食。最早,春餅與菜放在一個盤子里,成為“春盤”。宋《歲時廣記》引唐《四時寶鏡》載:“立春日食蘿菔、春餅、生菜,號春盤。”春卷(春蠶):《歲時廣記》:“京師富貴人家造面蠶,名曰‘探官蠶’。又因立春日做此,故又稱‘探春蠶’。”咬春(吃蘿卜):明《酌中志》:“立春之時,無貴賤嚼羅卜,曰‘咬春’。”
節氣養生
順應自然:立春之后,陽氣升發、萬物始生。順應春天的特點,健康養生需注意保護陽氣。保護陽氣,要從飲食、起居、心理和運動等方面進行養生。 [33-34] 注意防疾:俗語說“百草回芽,百病引發”,春天萬物萌動,也滋生細菌、病毒等病源微生物的繁殖和傳播。所以春天應特別注意講衛生,防蟲害,多開窗通風,防止疾病發生。春季的氣候特點是以風氣為主令。在早春,主要是風寒邪氣致病,而到了晚春以后,是以風溫邪氣致病。所以,春天都為風邪致病?!?a href='http://www.gramaradio.com/guoxue/huangdineijing/' target='_blank'>黃帝內經》說:" 風者,百病之始。" 因為其他幾種邪氣是借助于風氣侵入人體的,像寒邪、熱邪、濕邪等。 [33-34] 飲食調養: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,飲食宜選用辛、甘、微溫之品。春季飲食養生應避免吃油膩生冷食物,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和新鮮蔬菜。春天是肝旺之時,應多吃一些味甘性平,且富含蛋白質、糖類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。
關鍵詞:立春習俗